這是一次漫長且難忘的旅行!!!!!
想在台灣鄉鎮玩,單靠大眾運輸工具,真的沒有想像中簡單
雖然事隔多日,看著螢幕上吉貝耍照片,雙腳仍會微微顫抖....
台南東山不僅僅只有鴨頭和咖啡而已
這裡有個純樸的西拉雅平埔部落
其行政區域為東河里,不過大家喜歡稱它「吉貝耍」,是西拉雅語「木棉部落」之意
五月的台南行,探訪吉貝耍才是我主要目的
因完全不識路,行前雖做了不少功課,只解決到東山的交通問題
心想東河里就在市區隔壁,抵達當地再想辦法應該也行
呵!!我實在太天真,那天不知那根筋不對
東山的旅遊看版顯示,吉貝耍似乎並不遠,想都沒想,就臨時決定走路前往
經過「北馬」,頭一次聽到此地名
當日無太陽卻異常悶熱,起初以為不用花多少時間,運動一下也不錯
麗莎不是嬌嬌女,走路對我來說很稀鬆平常
問題是那天早上已在烏樹林糖廠、東山市區逛了好一大圈
從中興路一路過來,才知道165線道南下路段好長好長,遠超出想像範圍
如果是爬山健行我可以忍受,因為可以大口呼吸、感受自然
如果為信仰長途拔涉,我應該也能做到,因為虔誠無價
我開始擔心,不知還有多遠,也後悔先前一台計程車經過時,沒將他攔下
四十分鐘後,有面路旁指示牌,上面標明還有3KM,天啊!!!眼淚差點飆下來
開車或騎機車也許不到五分鐘,換成走路可就差很多!!
好渴好累,咬緊牙根繼續往前行
這地方的人家喜歡曬東西,沿途發現好多民宅門前都有大蒜架
二十分鐘又過去,終於看見加油站,吉貝耍到了~
因為前方有座社區入口意象~大大的壺狀高台
我早已精疲力盡,好想坐下來休息,打起精神繼續往村落方向走去
這間民宅簡易外觀看似普通,牆壁上掛著一面「吉貝耍文史工作室」招牌
是當地為堅持西拉雅傳統信仰、致力社區發展的族人所設立據點
如同台南一帶常見農村三合院
如果不說,實在看不出此地為平埔聚落
這無疑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不但純樸,遇到的村民也好親切
柑仔店前聊天的阿公阿嬤們,熱情地用台語和我打招呼
大家得知我是高雄人都深表歡迎
聽到我居然從東山走路過來更是驚訝地張大嘴巴,直說怎麼沒坐計程車?!
雖說部落和一般農村沒兩樣,仔細觀察,轉角路口、住家圍牆上都能見到彩繪陶板畫
這些裝置藝術作品是由文史工作室的段洪坤老師主導規劃
先收集吉貝耍許多古老傳說,然後講給村內小朋友聽,再請小朋友作畫燒成陶板
每幅畫作代表一個吉貝耍故事,看起來相當有趣味性
嘉南平原為農業重鎮,水渠不但為農田灌溉之用,也是許多婦女洗衣、孩童戲水的場所
難得看到古早的洗衣方式,馬上請在場媽媽們讓我拍照
只是她們很害羞,不好意思露臉
這位是印尼看護,來到吉貝耍已半年,目前照顧著年邁且行動不便的阿公
她說村裡的人習慣來這邊洗衣,手洗衣服比較乾淨
洗衣棚下的溝渠水質頗為清澈,流量也不小
邊洗衣邊和旁人談天說笑,洗衣不再是苦差事,大概也是附近婦女喜歡來此的原因
以前不懂平埔文化,對於阿立祖、阿立母、太祖、尪祖、太上老君等名詞完全霧煞煞
其實這些稱呼都代表祖靈,西拉雅族的守護神通稱為「阿立祖」
不同地方有不同稱呼,比方說,我之前去過的佳里北頭洋祭拜阿立祖
甲仙的小林村、大內頭社稱祖靈為太祖,而吉貝耍的信仰代名詞則為阿立母
公廨是祭祀祖靈之地,西拉雅語為「庫瓦Kuwa」,如同漢人的廟宇
想了解西拉雅文化當然不能少了公廨
在吉貝耍部落有一座大公廨、以及五座私家的角頭公廨
堪稱大台南保存最完整西拉雅祭祀信仰文化的部落
當你走在吉貝耍社區,很容易發現半封閉的小建物
有的是木頭牆,有的是磚牆,這些都是角頭公廨,在部落各角落守護著村民
洗衣棚旁右側大樹下,即有一處角頭公廨~「北公廨」
注意看角頭公廨外,立著一個露天鐵籠圍成的「兵馬營」,有點類似衛哨站
在公廨和兵馬營之間還有一根令人好奇的彎曲大竹節頭,叫做「跳橋」
跳橋是兵馬營巡查神與角頭公廨的阿立母溝通之橋樑
再來看看角頭公廨內部格局
分成兩室,沒有其他複雜裝飾,掛有豬頭殼為正室,主祀阿立母,旁室則祀奉巡查神
豬頭殼是從前西拉雅族人狩獵時,以第一頭野獸頭顱作為神明的代表演變而來
拜阿立母(祖)不拿香、也不燒金紙,祭拜時用檳榔、米酒以及一顆真誠的心即可
除了「西南公廨」外,我也一一探尋了其他角頭公廨,這間是「中公廨」
格局大同小異,祭壇上一樣放置裝有清水的白色瓷瓶,並插上數枝台灣澤蘭
澤蘭有裝飾作用,也是吉貝耍人的護身符,據說把它帶在身上能保平安
「東南公廨」外觀則是較堅固的磚牆構造
外側一樣有「跳橋」與「兵馬營」
東南公廨內部
隱藏在民宅間的「東公廨」,如果沒有指示牌,相信外人一定很難找到
也是半開放的磚瓦屋
簡單擺設顯示西拉雅族的儉約風格
拖著疲憊步伐,穿過田間小路來到大公廨
「大公廨」是吉貝耍人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九月初四,族人會在此舉行傳統夜祭儀式
(★圖片授權授權龍騰文化出版社〈地理2教師用書〉使用)
西拉雅族信仰和一般民間習俗不同,大公廨具有神聖地位
雖是開放空間,如果有機會來此,入內別忘了先脫鞋
(★圖片授權授權龍騰文化出版社〈地理2教師用書〉使用)
大公廨分隔三室,分別祀奉尪祖、洛拉娜阿立母、不知名阿立母
正廳案頭有許多檳榔和阿立矸(白色瓷瓶),其中一瓶還附上某村民的名字
剛採的檳榔串
正好有兩位村民騎車前來,跪在神案前虔誠祭拜
紅衣婦人唸唸有詞,口中含酒噴向神案,並拿著澤蘭草往綠衣婦人身上揮舞
雖然看不懂儀式,應該都是祈求祖靈庇佑平安健康
探訪大公廨後,也完成此行目的,放慢腳步之餘,心中盤算著如何返回東山市區
沿途古厝民宅
又一面可愛的故事牆
還有吉貝耍最具代表性的「段氏古厝」
據說所有建材全從中國運抵台南鹽水,再以牛車慢慢運到吉貝耍
當年聘請福州師博設計興建,極具閩南傳統建築之美(可惜只能遠遠觀望說)
充滿神奇色彩的「四姓井」
由鄰近的段姓、賴姓、楊姓、潘姓四戶人家共同出資開鑿
起初一直挖不到水,於是請來阿立母的部下〝李仁記尪姨〞幫忙指點
沒想到迅速就在現址找到甘甜充沛的水源,眾人無不嘖嘖稱奇
◎尪姨:替人消災治病解決疑難雜症的女祭司
寫到這裡也結束吉貝耍行程,但是麗莎的惡夢尚未終止
試圖搭乘計程車回東山,沒想到路上居然等不到半台空車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萬般無奈,只好靠著無敵雙腿,相同路線重覆再走一遍
啊~~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呀!!!
當天好巧不巧穿了一雙超薄短襪,擠壓與嚴重磨擦後果,就是腳底破皮,腳指甲黑青
本想將此慘狀PO文,又怕別人看了覺得噁心
嗚~嗚~為何總是好命苦!!??我也想輕鬆到處玩啦~
《2013年補充資訊》
好開心!!!!終於有地方政府聽到苦命麗莎的心聲了
台南市交通局整合公車路線,即日起到(東河)吉貝耍也有公車可搭了
有需要的人可參考【大台南公車‧黃7支線】
相關閱讀:看見西拉雅★吉貝耍孝海祭 台糖烏樹林休閒園區 東山地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