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很夯的左營自助新村離我家不遠,大約只有十來分鐘距離
未出名之前,常常穿越其中小路,偶爾也會買個口袋燒餅來吃
自從兩位學生將之畫上色彩,爆紅後隨之而來的吵雜人潮,反令我不再打那裡經過
眷村之可貴莫過於人情味,莫過於那自成一格的生活型態與特殊時代背景
麗莎也是藝術相關科系畢業,有個讓年輕人展現夢想揮灑創意的平台非常好
但我還是想說,彩繪絕對不代表眷村文化
台灣眷村人文有其存在之意義,只是咱們公部們拆除時卻毫不手軟
每回聽聞某某眷村將被拆遷,心裡總是充滿惋惜與遺憾
網友小龍給訊息才得知,屏東東港有個共和新村,同樣面臨改建問題
夏日高溫逼人,頂著大太陽,仍想親自過來看看,這個當地人口中~東港最後一片綠色天堂
搭火車到屏東,再轉屏東客運到東港
共和新村距離東隆宮很近,我在東港客運站下車,走幾分鐘就能抵達
這裡原本為日據時代海軍航空隊軍官宿舍群
國民政府遷移來台後規劃為眷村,居民多半是經過抗戰的退伍老兵
入口處醒目的兩行標語:『光復大陸國土、實踐三民主義』
歷經時代變遷,當年的反共氛圍
對照近日部分退休高官將領〝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之言行,還真是格外諷刺
社區兒童遊樂場,扛棒上的字跡早已斑駁剝落
出家門即有遊樂設施,在此成長的孩童好幸福
社區活動中心
難得一見的龜殼狀防空洞
老樹、老屋、老防空洞,構成共和社區獨一無二的風景
路口的古式消防栓
與後勁中油員工宿舍一樣,昔日多為木造房舍,完善的防火設備更不能缺少
覺得這個消防栓好可愛,好像附了雙耳的光頭後腦勺
眷村裡已有部分區域開始施工,綠色鐵皮圍籬範圍也越來越廣
綠意盎然的園地
充滿熱帶椰林風情
道路筆直寬敞
傳送訊息的廣播塔
門前鐵椅是街坊鄰居聚會閒聊的好地方
鳥語花香,不知將來能否再有
雙層樓房
靜謐的社區小巷
獨門獨戶日式建築,家家戶戶擁有自己的庭園
圍牆內的花草在盛夏中綻放
屋頂鬼瓦,造形很是特別
某間被貼上封條的空屋
不再有意義的建物編號
改建造成不少共和人的反彈
村民為守護家園做最後抗爭
被綠色植物滿滿包圍的房子
典雅的窗櫺、樸實的灰瓦厝
隨著改建腳步逼近,手腳快的房屋仲介業者嗅到不少商機,紛紛推出行銷方案
到處充斥著宣傳廣告單,反而成了社區新景象
郵差先生以後還會來按門鈴嗎?!
遊樂場玩鞦韆的祖孫
街角擺攤的婆婆,賣著自製包子饅頭,與客人話家常應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並非東港人,也不是眷村子弟,更不認識任何當地住戶
單純以一個外人眼光客觀來看此社區的存在
建設並非只有水泥樓房而已,破壞只須幾天時間,而失去的珍貴記憶卻是永遠
相關訊息:【夏遊南國 眷戀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