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久沒更新了,實在是人懶,提~不~起~勁~啊~(回音)
說來也巧,打起精神準備整理硬碟裡堆積如山的照片時
剛好瞄到民視「台灣演義」正在介紹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生平
雖然去過美濃的紀念館,也閱讀過一些文章,對鍾先生的認識都只是片段
由於不久前才造訪鍾理和位在屏東高樹的老家,這讓我特別有感覺地將節目給看完
因內容平實感人,最後還擤了不少張衛生紙,本篇遊記也才有機會先PO出來見人XD
那是五月的某個晴朗假日,趁著好天氣臨時決定出外走走
麗莎是首次前往高樹,東南西北沒有概念,事先還有點擔心交通問題
還好在屏東客運站搭乘8226,經鹽埔往高樹線(於廣興站下車)就可抵達鍾理和故居
只是班次並不多,行程得規劃好才能充份運用時間
這地方舊稱「大路關」,是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廣福兩村的古地名
眼前的山巒為大武山,莎卡蘭溪(口社溪)穿流其中
也因鄰近賽嘉(屏東知名輕行機飛行基地),抬頭經常能看見小飛機穿梭天際
台灣鄉土文學之父鍾理和就出生在大路關這個右堆客家村落
一直到18歲才隨父親鍾鎮榮舉家遷往美濃
不過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跟麗莎一樣,最初都以為鍾理和是美濃人
位於中山路、中正路交叉口的社區藝術創作(曾琬婷作品)
鍾理和的文學寫作中曾多次描寫他在大路關的生活情景與幼年記憶
近幾年客委會與屏東縣政府著手將廣興村的鍾家舊宅修復並列為重要文化建築
也透過藝術家的巧思,讓更多人了解〝文學傳達生命的感動〞
社區學童的可愛彩繪
小公告欄上記錄著一段文字,外地人可以從中認識廣興村的過去
建於民國58年的廣興壇,主祀觀音佛祖
據說因為該地低窪潮濕,為了增加陽氣募款建廟
庄內有人生病或心中有疑慮時,都會到廟裡請示,因此香火相當興盛
為感念當年屏東郡警察課長~橋本九八,村民也在廣興壇前方空地設立了一座頌德碑
這個樸實村落裡還有不少傳統〝土角厝〞,其規模至今都還相當完整
步行來到三山國王廟口,對面即為鍾理和故居
色採鮮明的入口意象彩繪牆,由楊宗穎、梁寶芸共作創作
取自鍾理和文學作品中的〈還鄉記〉
另一幅畫則為張新丕創作,取自鍾理和文學作品〈往事〉
生動地呈現鳳梨農場工作場景,充滿樸實的藍衫風情
鍾理和故居曾是富家宅院雙橫屋格局夥房
歷經時代變遷,老舊損壞的百年古厝在眾人努力下活化重生
象徵書香門第之門樓與燕尾屋脊
龍井內有一株超過百年的夜合及五、六十年的桂花樹,讓小小庭院飄著淡淡花香
我以前只聽過名稱,這次總算見到〝夜合〞的廬山真面目
蓋了一枚漂亮的紀念章
細細品味懷舊文學之美
還有濃濃在地鄉土味
前院厚實的百年水窖,承接天上落下的雨水,是村民爭水的歷史見證
鍾理和在〈初戀〉一文中描述取水不易,可想而知早年生活用水極為不便
故居外草地,每顆小石碑上都刻有鍾理和作品佳句
取自鍾理和文學作品〈假黎婆〉,以簡單易懂的書寫方式介紹 (作者為陳招金)
◎假黎:早期客家人對原住民的稱呼
拜訪作家故居,以文學角度的輕旅行
因為大路關進而了解鍾理和,也因為鍾理和走入大路關
我好喜歡這樣玩。
延續閱讀:屏東高樹@尋訪舊大路關百年石獅公、品嚐傳統柴燒老麵店
鍾理和故居 Facebook
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中正路110號
聯絡電話:08-7957039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