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結合,不但跳出了社會認為必須的手續和儀式
並且跳出了人們根深蒂固的成見--我們是同姓結婚的!
在當時臺灣的社會,這是駭人聽聞的事情。
對此,我們所得到的快樂之少,和所付出的代價--眼淚和嘆息--之鉅,至今還思之心痛。
~摘錄自鍾理和短篇小說《同姓之婚》~
鍾理和,人稱「臺灣現代文學之父」,出生於屏東高樹,十八歲隨父親遷居美濃
四十五歲即英年早逝,一生坎坷、貧困,終不改其對文學的熱愛與創作
文壇作家更稱他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
麗莎才疏學淺,認識的文學作家有限,對於鍾理和先生的作品其實並不熟悉
只略知其短篇小說『原鄉人』曾於1980年被改編拍成電影
趁著造訪美濃前夕在「客家文學作家」網站裡拜讀了鍾先生的幾篇著作
他與妻子鍾台妹不被世人祝福的愛情故事特別令人動容
藍天下被尖山環繞的朝元寺顯得雄偉
右側小路是前往黃蝶翠谷的通道,左前方不遠則為鍾理和紀念館所在
走進紀念館前必需穿越小橋
橋很新,應該是修建不久
當我見到「平妹橋」三個字時,故事主角人物突然變得鮮明,淡淡的悲傷湧進心田
平妹就是台妹,那是鍾理和在書中對妻子的稱呼
對啦!!對啦!!麗莎是個超級愛哭鬼,一點小小感動就鼻酸
前一晚在電腦前閱讀文章時,就已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橋墩兩旁矗立了多面題字與手印牌
其中這位題字人鍾鐵民,不僅是美濃知名的文學作家,也是鍾理和先生的長子
幽靜小徑、充滿綠意,溫文儒雅的石雕像,彷彿笑著迎接每位造訪者
「鍾理和紀念館」為民間合力所建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
由文學界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等人發起籌建
1983年8月後陸續興建完成,這個地方也是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
我在館內不停找尋過往事蹟
堅毅的信念,讓他們夫妻倆勇敢承擔外界種種異樣眼光,這是何等執著的愛情
生前使用的書桌與擺設
他的作品關於美濃著墨頗多,字裡行間充滿細膩的情感
除了鍾先生個人手稿及著作,不少台灣文學作家手稿也在收藏之列
紀念館外、前方階梯下的文學步道,寂靜中只聽見鳥鳴聲
多位作家的文句紀念石
青翠山巒相伴,平凡如我,似乎也感染到一絲絲文學氣息
雖不知眼前為哪座山,好愛這樣的自然美景
【鍾理和紀念館】
館址:高雄市美濃區廣林里朝元95號
電話:07-6814080、07-6822228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
停留片刻之後,踩著單車來到附近的黃蝶翠谷
位於美濃廣林東北方的黃蝶翠谷
因雙溪匯流,形成封閉型谷地,也提供了黃蝶最佳的生存空間
「雙溪熱帶母樹林」是每年舉辦黃蝶祭活動的地點,看過麗莎之前的文章應該不會陌生
這裡除了植物外,還可賞蝶、觀鳥,是一座相當精彩的生態林
其中不乏許多珍貴樹種,有些人嫌這邊看樹很無聊、不好玩
我倒覺得坐在樹下,什麼都不做就是一種享受
守護山谷的蝴蝶伯公
雙溪谷地內蘊藏豐富的河流地景,可惜我腳傷沒完全復原,不然真想深入溪谷瀑布探險
趁著豐水期,不少民眾攜家帶眷在河床上戲水
幾位大男孩先後「噗通!!」急著潛入水中消暑,這讓旱鴨子麗莎好生羨慕
路上的蜻蜓
在不少地方拍過昆蟲,忍不住要大大稱讚一下黃蝶翠谷的小黃蝶們相當專業
每次都乖乖地讓我拍完才換姿勢,照片完全不需後製與裁剪
雖然沒見過當年盛況,不過連續兩年所見黃蝶大發生期也相當驚人
5~7月黃蝶數量最多,端午節前後最為壯觀
有如黃色精靈的銀紋淡黃蝶穿梭溪谷間,感覺好神奇!!!
這些小生命自由地在此飛舞,它們才是黃蝶翠谷的主人
有機會來此,也請大家一起放低音量,千萬別破壞了原有美好環境
那麼將來再見萬蝶群舞景像,應該不會只是夢想
《麗莎其他關於美濃的文章》
2008 騎單車遊美濃
2009 來去美濃。新春花海行 來去美濃。尋找敬字亭
2010 瀰濃鄉情 迎聖蹟‧字紙祭 跟著達人遊美濃
2010 美濃黃蝶祭 秋季限定。美濃ㄟ白玉蘿蔔
2011 美濃行春@龍肚國小&旗山車站 「黃蝶起藝」2011美濃黃蝶祭
2011 【美濃風景】九芎林(廣林社區) 美濃尋飽
2011 【美濃風景】鍾理和紀念館、黃蝶翠谷、雙溪熱帶母樹林
2011 收藏季節的美味。到美濃拔蘿蔔!!
2012 美濃文創小舖◎野上野下 【美濃風景】二月。龍肚
2012 【美濃風景】夏日單車行(獅山社區) 秋天,與美濃有約
2013 美濃特色早餐~木瓜粄&客家碗粿粽 美濃獅形頂
2014 【美濃風景】第一大戲院、林家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