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調和、火的焠煉
透過人的巧手,腳下踩踏的泥土終成磚瓦,建構成可遮風避雨的居所。
~引自「磚瓦諸事會社特展」DM上的文字~
雖然之前造訪過「三和瓦窯」數次,對於沒能親眼一探台21線上那三座龜仔窯,我一直有些小小遺憾
因為想進入窯內參觀必需團體預約,起碼得9人以上才行(嗚~我去哪兒揪人啊>///<)
真心喜歡的地方,來幾次都不會厭
所以當得知大樹社區〝磚情遊〞活動中有三和瓦窯的講解與導覽時,麗莎二話不說立刻報名
好一陣子沒來,高屏舊鐵橋附近景觀有些改變,志工小棧看起來添加了不少設備
位在橋邊的三和瓦窯入口處,不知何時也已煥然一新
彩繪牆上記錄著當年窯內的工作場景
宛如時光倒流
經歷興盛與衰退的磚瓦風情
走道上各種紅磚實物
不管來幾趟,都要拍一下舊站牌當紀念
還有那陽光下的綠青苔
古意盎然的磚賣店,雖然小小一間,每回我總是要逛很久才捨得出來XD
隨著解說人員腳步,進入昏暗的窯場區,親自感受一下煉瓦氣氛
地上所見未經整理的土推是製作紅磚的原料
這一帶的土質黏性強,加上靠近高屏溪取水方便,因此造就了大樹磚窯業過去的蓬勃發展
因逢假日,上工的師傅並不多,整個廠區頗為安靜
正在切割小磚塊的工作人員
滿是古董級的老舊機械設備
雖然鋼筋水泥早已取代傳統紅瓦,很多老東西仍有存在價值
頂上與門邊厚厚的焦黑積灰代表歲月痕跡,這座僅存的傳統四方窯(四角窯)更顯珍貴
經煉土製坏、疊坏陰乾、入窯燒結,降溫、出窯等程序才能製成耐用堅固的磚瓦
而這些必需花上三~六個月的時間
傳統技術得靠有經驗的師傅們
超過百年屹立不搖的三座龜仔窯,仍以傳統工法燒製磚瓦建材
窯內堆到不能再高的成品,我想光搬運就是一大工程
正值八月酷夏,但裡頭很是清涼
其中一座龜仔窯剛好空著,我們得以看到內部透著光的氣孔
一旁擺放著待燒的迷你紅磚
熱愛古早味的我,看到印著〝TR〞字樣的迷你紅磚磁鐵,說什麼也要買回家收藏
(有兩塊,每塊約4×2公分)100元
三和瓦窯官網 三和瓦窯Facebook
高雄市大樹區竹寮里竹寮路94號 電話:07-6512037 6521432
開放時間:平日08:00~17:00 假日09:00~17:00
◎鐵路:搭乘西部幹線往南的方向至「九曲堂」站下車,步行約 20分鐘即可抵達。
◎客運:高雄火車站搭乘往佛光山的高雄客運,在「蓬萊新村」站下車即可。
2014年10月起,「蓬萊新村」站名已更名為「舊鐵橋溼地」
◎觀光公車:台灣好行「大樹祈福線」
◎開車:國道10號的嶺口交流道下,往大樹方向走台21線。
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下,走縣道186可接台21線
《麗莎其他關於大樹的文章》
大樹鄉風情 三和瓦窯 舊鐵橋濕地生態公園
傷心。舊鐵橋濕地 再訪高屏溪舊鐵橋濕地
大樹龍目社區、紅豆有機咖啡莊園 【大樹磚情遊】百年歷史。三和瓦窯
【大樹磚情遊】粱木炭窯、1300藝術中心 高屏溪舊鐵橋天空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