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去年相當幸運,參加各種投稿幾乎都有所收穫
其中由文建會舉辦的「百年文化之旅」寫真徵稿,年度大獎~船仔頭生態二日遊
麗莎的名字也出現在得獎名單上,呵呵~運氣來了還真是擋不住
雖然頭一回聽到「船仔頭」這個地名,不過離嘉義很近
包吃包住外,全程還有專人導覽,二話不說立刻決定回覆領獎
當然啦,不是每位得獎者都願意參加,畢竟有些人住北部,來回要自付不少交通費
月初敲定細節後,開心地前往嘉義報到
聽說嘉義一連幾日壞天氣,受幸運之神眷顧,這兩日天空晴朗的不得了
來自各地的得獎成員在高鐵站會合,工作人員接送我們到船仔頭休閒藝術村卸下行李
負責人謝大姐、謝大哥、還有助理小孟親切地接待大家
活動說明、社區影片欣賞後,展開東石鄉二日的旅遊行程
首站來到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前身為四股國小,因人口嚴重外移,招不到學生而廢校
東石鄉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其中鰲鼓濕地更是國際級濕地
經地方人士努力下,閒置校區變成自然生態展示空間
館內包含了旅客服務中心、影片撥放室、DIY教室、以及讓人驚艷的野鳥魚類相片陳列
各種傳統農漁器具展示區
這個大家應該很容易猜出它的用途吧!!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8:00至下午5:00(週一休館) 電話:05-3601801
為鼓勵遊客騎單車遊玩鰲鼓濕地,展示館也提供腳踏車和協力車的出租服務
成員們各自挑好單車,先後在鄉間小路奔馳
藍白相間的房舍在魚塭四周特別醒目,中午我們停留此地用餐
門外利用漂流木搭起的棚架,有著和一般魚塭工寮不同的面貌
這裡是蔡恭和老師所開設的有樂創意工藝坊
在當地年輕人紛紛離鄉背景討生活時,蔡老師選擇回到故鄉從事創意手工藝品工作
並且兼任鰲鼓濕地和魚塭體驗的解說導遊
社區媽媽以在地食材入菜,準備了一桌豐盛特色料理讓大家填飽肚子
充滿嚼勁的漁村風味菜
眼前所看到的廣大漁塭不是用來養殖魚苗或牡蠣的池塘
婦人手中拿著漁網來回走動
用力撈起的是新鮮營養的海菜
男性成員撐起竹筏繞魚塭
用竹藤和茅草搭建的傳統工寮
每個人都分到釣竿和誘餌,開心體驗釣魚樂趣
可是我悄悄放下釣竿四處閒逛起來,因為不忍心看到魚被勾起的模樣XD
釣魚平台
傳統工寮內部
簡易儲藏室
在籠子裡發現一隻受了重傷的夜鷺(俗稱暗光鳥)
眼神銳利地直盯前方,不知何種原因翅膀反折而無法飛行覓食,魚塭主人予以收留飼養
接著一行人騎著單車進入鰲鼓農場,在蔡老師帶領解說之下,進行多樣性生態觀察
常見鳥類介紹、老鷹鳥巢、老鼠網際網路、鼴鼠的家,眺望空軍演練水溪靶場等
我聽得津津有味但卻忘了拍下照片@_@
鰲鼓農場又俗稱鰲鼓濕地,是台糖公司在民國五十年初開始規劃
以大批「犯人兵仔」築堤,圍成一千餘公頃的海埔新生地
這塊面積遼闊的濕地,包含沼澤、泥灘地、防風林、旱田、草澤、水田等豐富地形
台糖在部份區域哉種有機蔬菜和水果
一棵棵飽滿的蔬果
看起來既健康又美味
鰲鼓溼地為亞洲最大溼地,豐富景觀,每年冬天吸引成千上萬的冬候鳥來此渡冬
其鴈鴨科數量更是全國之冠,也是許多愛鳥人士最喜歡的賞鳥聖地
除了目前已列入保護區外,政府也積極參與規劃平地森林公園
但也因面積實在太大,大家騎到差點腳抽筋
此時正是欣賞候鳥的最佳季節,一路上所見都是拿著長程鏡頭來拍鳥的攝影同好
看到他們的裝備,我都不好意思拿出55-250mm小砲來
不時有高蹺鴴、紅冠水雞的身影,還有可愛活潑的小鸊鷉
因距離太遠拍到的畫面很迷你,這張照片有裁切過,拍鳥果然不能沒大砲啊
水面插滿竹竿,成為鳥兒的棲息處
這是我能拍到的極限(沒有裁剪),其他飛羽只能拿望遠鏡欣賞的份
紅樹林區
湖面濕地有如千島般奇特,令人驚嘆大自然生態之美
原本我們會有「外傘頂洲」蚵棚風光之旅,但冬季風大沒能加入此次行程,好可惜捏!!
天色漸暗,沿途落日美景
告別鰲鼓溼地後,驅車前往東石漁人碼頭
不知是否因風大,假日遊客並不多,這裡不像高雄漁港那樣熱鬧
在漁港的自由時間,忙著觀看剛進港的船隻卸下魚貨
新鮮的白帶魚也吸引遊客好奇
來到以捕獲魚蝦作業維生的嘉義縣東石鄉,自然不能錯過豐富的海產料理
謝大哥帶我們前往「上好吃海產店」用晚餐,聽說這家餐廳從小小的路邊店面做起
因食材新鮮價錢實在,如今餐廳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
可能是店名取的好,加上白天消耗太多體力,每一道菜端上桌立刻被吃光光
因為實在無法開口請不熟悉的成員讓我拍完照才開動
所以囉,美味菜餚只能自己品嚐,沒能讓大家聞香
【上好吃海產店】 東石鄉永屯村屯子頭39-7號 電話05-3733968
稍後回到船仔頭藝術村民宿「天賞居」,大家圍在三合院稻埕前喝茶聊天、烤牡蠣
肥美、新鮮的牡蠣多到吃不完
當晚入宿簡單樸素的傳統民宅,彷彿回到多年前鄉下阿嬤家
熟悉的味道讓人備感親切,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夜晚,很快就呼呼入睡
延續閱讀:【船仔頭之旅②】三合院聚落‧划龍舟
延續閱讀:【船仔頭之旅③】坐牛車‧逛花生工廠
延續閱讀:【船仔頭之旅④】朴子小吃‧刺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