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底山~~相信多數人都很陌生
「漯」字唸ㄊㄚˋ或ㄌㄨㄛˊ,位於高雄縣彌陀鄉漯底村,標高約53公尺是境內最高點
會曉得此處全因老媽是在地人,小時候我也曾經回彌陀住過一段時間
不過漯底山方圓幾公里都墓地和菜園,以前年紀小不太敢靠近
加上從日據時代以來山頭就是軍事管制區,沒有軍方允許外人是無法進入的
從網路得知,幾年前駐軍已撤離,漯底山成為不少南部單車族的私房景點
解除管禁後目前由彌陀鄉公所接手管理,開始規劃生態休閒觀光計劃
海拔不高、加上陸軍砲兵軍事遺跡
而且山上還擁有像田寮月世界一樣的泥岩惡地形,值得去一探究竟!!
只不過這回沒人有空陪我,為了不浪費好天氣的週末假日
也仗著對彌陀的熟悉度,決定自己一人前往
騎著歐兜拜從高雄市區出發,北上方向經梓官鄉來到台17線,大約到彌陀鄉的中正南路
在這座虱目魚標誌左轉入四維路,然後往前進入鄉公所的納骨塔區,即可見新建登山口棧道
麗莎其實是個膽小的人,雖然常獨自趴趴走
規劃旅遊行程與旅行途中,都很注意安全、從不敢掉以輕心
別問我害不害怕,看到納骨塔時也很猶豫,加上漯底山是一處頗為隱密的山區
有幾次真的很想打退堂鼓,一再安慰自己沒做虧心事、沒啥好怕的
從登山口棧道上來直達廢棄軍舍後方
四周空空蕩蕩,雖是假日,沒見到半個遊客,這也加深了我內心的恐懼
不過都已經爬上來了,只好加快速度,趕緊拍完照片走人
營區遺留了許多防禦設施
找到軍區大門入口處,軍徽已損壞剝落。以前好像還有鐵絲拒馬阻隔,現在已經移走
麗莎不是很了解,「天雷」是部隊的名稱嗎?
整個軍舍荒廢程度,我看屋頂差不多都快塌陷了
右側房屋看起來很新,還在整修中,應該是鄉公所近日發包的工程
在樹上發現密宗的五色旗,更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聽說剛解禁時,許多玩家結伴來此,進行BB彈射擊的生存遊戲
因公德心差留下不少垃圾,也怕整個環境遭破壞,鄉公所已明文禁止
彷彿走進戰爭片的場景裡
這曾經是真真實實的砲彈庫
很好奇,當兵能抽煙嗎?
牆上的彈藥規格標語
雕堡外的竹林被風吹動,聽起來猶如說話聲
軍營遺跡四周圍繞著小排溝,雖然沒當過兵也能猜想其用途
除了排雨水,應該也有防止敵人偷襲的作用,經本人親身試驗的結果,還真的有達到功效
因為只顧著補捉堡壘畫面,完全沒注意雜草覆蓋下的小溝渠
就這麼閃神一腳踩空,當場跌個狗吃屎
情急之下,出自本能以非常醜的跪姿,用手護住450D相機
阿彌陀佛~~這應該是它自出廠以來,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次
只差一點點就得和它說再見
好不容易撐住爬起身,四肢手腳感到疼痛,痛到好想喊媽媽
我想在這荒郊野外,應該也沒人會聽見吧!!
就是它,害我跌倒的「水溝兇手」,我要拍照存證啦~
拍拍身上灰塵,一拐一拐慢慢走到其他地方
從一崗哨遠望,這時忽然想起蠟筆小新作者,因爬山拍照失事的新聞
如果剛剛是峭壁山崖,麗莎應該也會上隔日的社會版頭條吧XD
雖然腳很痛,不過在網站看過「神女峰」的照片後,仍決定冒險去探訪
穿越雜草叢生的羊腸小徑
拉著繩索慢慢往下爬
還有人在這裡掛上標語,嗯,這正是我此刻所需的心情
不久,雪白的神女峰在眼前出現
哇啊~童山濯濯的惡地
因山勢阻隔,更顯淒涼之美
往下走還有垂直的險峻坡度,揹著相機加上有點跛腳,我不敢繼續前進而折返
另一條道路通往防空壕和碉堡
一些看不懂的數字
此座碉堡就是漯底山最頂端,鄉公所為了安全起見,在周圍增建了扶手
從這裡往下望,彌陀鄉向海的區域盡在眼底
沿著海岸邊有一大片木麻黃林,記得小時候常跟著小舅舅和小阿姨到那邊烤肉郊遊
長達一、二十公里的海岸線就是高雄縣著名的「黃金海岸」
延續閱讀:獨探漯底山(二)泥岩惡地
《2010更新》
2010年12月麗莎再訪此地,這裡已成為「漯底山自然國家公園」
本文前面所提舊軍舍已全數拆除,變成樹林綠地
平日有不少當地民眾上山晨運,假日也有遊客前往散步騎單車
相關文章:戀戀彌陀‧虱目魚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