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媒體曾報導位在旗津的〝永安發〞舊洋樓。當時我就有很大興趣想過來看看
不過一直拖到2016年10月,藉著到旗津買〝海星〞這才順路成行
麗莎已經好久沒搭旗津渡輪了。上一回是在2008年剛買單眼相機的時候
午後的陽光很刺眼
忙裡偷閒的三輪車阿伯們正在補眠
因為是平常日,遊客三三兩兩
廟前路的商店有些甚至沒有開門營業
只有海產店還算熱鬧
於天后宮蓋完紀念章後,步行到旗后教會
我才曉得這是臺灣第一間基督教長老教會,靜靜地矗立在商店街中更顯莊嚴典雅
教會如今模樣則是2013年重新所修建
呀呼~~久違的旗津海灘!!!!
光看著玩水的遊客也令人開心,因為麗莎是旱鴨子呀~
為了找永安發洋樓,就在旗後聚落裡繞來繞去
發現巷弄中還有不少懷舊汲水器
佈滿青苔的磚房
遠遠地可以看到被包圍的老洋樓,但就是找不到連接通路
我後來跑去問隔壁住家,得知必須從廟前路49-1號旁的小窄巷才能通往
這也難怪不少在地人一問三不知此地有間百年清代洋樓隱身其中
關於永安發洋樓的介紹,可以參考這篇旗津紅樓的十年約定
麗莎造訪的當天沒有開放,所以只在外頭拍拍照而已
不過2017年開始洋樓進入試營運階段,會不定期舉辦導覽及活動
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其臉書
因年代久遠,老屋仍在修建中,看起來真的和廢墟沒兩樣
抬頭仰望便可直通天際,成了名符其實的「透天厝」
也因為無屋頂的結構,多颱氣候便考驗著場地穩定性,活動舉辦深受天候影響
話雖如此,能從嚴重坍塌、滿屋廢棄物中重生,老屋有其存在之文化歷史意義
強調來訪的客人,可以邊享受茶飲邊參與修復工程
窗花圖騰
用魚裝飾好貼切
照片是去年(2016)拍的,雖然處處斑駁,相信現在已改善不少
一旁還出現古早味灶台呢
大老遠跑來旗津閒晃,其實主要是為了買貝殼與海星
有好一陣子,麗莎很迷療癒系的海洋風佈置
疣海星
小販說這些海星標本來自菲律賓,必須保持乾燥且不可直接曬太陽
建議我最好在表面塗層保護漆以防年久腐化
不同品種的槭海星
鋪上細珊瑚砂、拍照擺飾超有fu
只不過這海星的味道實在有夠難聞,跟鹹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