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55.JPG

 

除了學生時期教科書上的簡略概論,對於平埔族的認識少之又少
在通婚與長期漢化下,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流失,以至於不少人帶有平埔血統而不自知


2009年4月參觀宋江陣活動時,發現內門一帶還保留少數「公廨」與平埔族文化
對於風俗人文頗有興趣的麗莎,當時還花了一些時間找尋相關資訊
知道有位民間學者劉還月先生,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了許多台灣傳統民間習俗
他受高雄縣政府委託,於甲仙小林國小籌設國內第一座平埔族文物館
只可惜還來不及參訪,8月的無情風雨就將小林村淹沒在土石流中


從媒體上得知台南佳里鎮附近也有這麼一處平埔族村落
但沒車的人可不能說走就走,拖拖拉拉直到今年十月才終於成行

 

IMG_1208.JPG

先到台南火車站,然後轉搭經佳里的興南客運班車
中途因疲憊而睡著,最糟糕的是半路驚醒以為坐過頭,連忙按鈴下車
等看清地點後,方知下錯〝西港站〞,佳里根本還沒到
最後耗費多時才抵達。唉~~請叫我豬頭麗莎14.gif

 

北頭洋位於佳里鎮西北方,社區居民多為西拉雅平埔族中的蕭壠社群
「北頭」與台北的「北投」一樣,都是平埔族古語「巫女」之意
「洋」則指有水草適宜人居、放牧之地
雖然漢化已深,此地居民不論生活或信仰上還保有相當的獨特性

   

IMG_1213.JPG

從佳里總站步行過來大約15分鐘左右
走忠孝路,沿南26線往青鯤鯓方向,經過「善行寺」不遠就可看到文化村的招牌

 

IMG_1214.JPG

彎進鄉間小路,有一飛番勇士塑像,那是北頭洋文化館的入口

 

IMG_1216.jpg

IMG_1218.jpg

在塑像下方有一長串文字,內容是關於飛番勇士神奇事蹟的描述
(我把它拆成上下兩張看得較清楚)  ◎蕭壠:佳里的舊稱

 

IMG_1222.JPG

竹籠茅草房舍為原始平埔族人避風遮雨的處所,文化館內建築也以此面貌呈現

 

IMG_1224.JPG

面積不算大,四周還種了美麗花草

 

IMG_1227.JPG

不過有些裝飾年久失修,標示也不太清楚

 

IMG_1229.JPG

這是前方的交誼廳

 

IMG_1267.JPG

從側面看,只有小小一間

 

IMG_1274.JPG

本來築於北側山麓,民國92年以『千人搬遷勇士力扛』協眾人之力遷移至此

 

IMG_1232.JPG

再往內走就是文化館主體,房內中央稍靠後牆處設有一竹籠仔厝公廨(ㄒㄧㄝˋ)

阿立祖是西拉雅族人的守護神,也就是祖靈
公廨則是平埔族人拜祀阿立祖的場所,猶如漢人的寺廟
過去是祈福求安或「尪姨」作法問卜的地方

尪(ㄨㄤ)姨:也就是女祭司,工作為主持祭典、驅逐邪魔、替人消災治病解決疑難雜症

 

IMG_1238.JPG

公廨與一般廟宇最大差異在於不供奉神像,僅以象徵物代表,如祀壺、豬頭殼、將軍柱等

 

IMG_1236.JPG

IMG_1237.JPG

IMG_1249.JPG

IMG_1247.JPG

其他區域還包含了西拉雅族生活器具、學術論文、活動照片及實物展示

 

IMG_1242.JPG

文化館內也有放置紀念章,當天總共找到17枚,蓋得好開心,不過也蓋得很驚慌

 

IMG_1273.JPG

拜訪北頭洋之前,大概了解這個地方只有少數人會感興趣,就算星期假日遊客肯定也不多
我前前後後待了將近一個小時,除了一對父子騎車經過,完全沒看到其他人

 

IMG_1252.JPG

當然,沒人打擾可以隨意拍照,但空空蕩蕩的園區好冷清
尤其文化館是竹藤所建,風一吹竹藤就會發出嘎嘎聲響,四處無人實在有些可怕

 

IMG_1256.JPG

除了文化館,另外還繞到後方的「飛沙崙」,在竹林中有座三百年歷史的荷蘭井
長年遭風沙掩埋,據說經阿立祖托夢指示,1998年才得以重見天日

 

IMG_1258.JPG

原本想探頭看看古井深度,沒想到上方燈光經感應後「啪」一聲,突然亮了起來
厚!!!!!膽小的人真的會被嚇死

 

IMG_1265.JPG

距離幾公尺旁的黃槿樹也有百年歷史,樹形有如墨魚觸鬚倒立地面
居民會取樹葉來當菜粿的底部襯墊,所以又稱它為粿葉樹

這附近尚有「飛番墓」和「望高寮」等遺址,但人煙稀少、雜草叢生,我不敢再逗留
而是沿著社區小路來到不遠處的北頭洋公廨「立長宮」
 

 

IMG_1279.JPG

此處有兩間寺廟相連,前面是拜祀觀音佛祖的「慶長宮」
而拜阿立祖的「立長宮」則在後面

 

IMG_1297.JPG

立長宮原為竹籠茅草公廨,遭風雨侵襲倒塌,歷經數次重修,改為磚造紅瓦建物

門前的楹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
橫批「北頭開基傳蕭壟社」,是被稱為〝鹽分地帶文學之父〞的吳新榮醫生所題

 

IMG_1293.JPG

北頭洋地區祭拜阿立祖不燒香、也不焚金紙,如大家所見,立長宮內部陳設非常簡

 

IMG_1292.JPG

祭拜物品為檳榔、米酒

 

IMG_1291.JPG

還有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壺罐
也因此西拉雅族常被人稱為拜壺民族,其實壺內的〝水〞才是代表靈位

 

IMG_1289.JPG

好奇的我在祭壇底下發現好幾顆行排列狀的鵝卵石

查了資料,原來這是北頭洋地區相當盛行的「收契子」習俗
每年農曆3月29日,當地民眾把「不好養」的孩童帶來祭拜阿立祖,並請阿立祖收為「契子」
主持儀式的人會拿石頭輕撫小孩頭頂,祈求平安健康,頭殼硬聰明會讀書

 

 IMG_1209.JPG

離開文化村後,於馬路對面田地中找到外觀猶如土地公廟的「番仔寮公廨」

並遇見一位平埔族ㄚ伯,他說此公廨從鄭成功時期就存在
不過這地方並非原址,而是1996年所重建

 

IMG_1210.JPG

從欄杆外窺探裡面,自然少不了阿立祖牌位,和許多的壺甕

 

hanahana.gif

在台灣現今已有十多個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群
台南西拉雅平埔族後裔目前也為爭取正名身分而努力

了解不同族群的習俗信仰,其實是為了讓彼此互相更為尊重
也慶幸咱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有多元且趣味的不同文化可以探尋

延續閱讀:台南佳里糖廠(蕭壠文化園區)


【北頭洋平埔文化館】
台南佳里鎮海澄里66之1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團體參觀請事先預約導覽~

相關資訊:北頭洋歷史與風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