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喜歡用〝看熱鬧〞心態,將災區視為另類觀光景點
就在88水災滿週年之時,無意間看到「真情巴士關懷之旅」的新聞報導
這項旅遊內容大喇喇地標榜~帶大家一起遊88災區遺跡
剛開始其實我個人有些排斥,總覺得這樣如同在別人傷口上灑鹽
後來逛網站時又看到同樣訊息,花了幾分鐘時間仔細地看了行程:
交通部為了振興災區觀光,分別在五個縣市規劃了六條「遊重建災區」之旅
民眾只要花88元車資,透過志工專業解說
讓大家了解災區現況,藉以激勵災區觀光產業與特色文化重新出發
首先推出的是串連東港、林邊、佳冬鄉的屏東1日遊路線
因88水災後曾跟著慈濟人員到林邊鄉當過一日志工,我很想看看當地復原狀況
加上沒去過屏東東港,基於上述理由,挑好日期,就報名參加了此活動
集合地點在屏東的大鵬灣風景區
這是我頭一次從左營高鐵站搭「墾丁快線」,只需花45分鐘即可到達大鵬灣風管處大門口
如果要到小琉球玩,還可在此站換搭「東琉線接駁巴士」去東港渡船頭坐船
這樣的交通規劃對沒開車的人或外地遊客,可說是相當的省時方便
(更新)101年1月1日起「東琉線接駁巴士」不再行駛
報到時,每位參加的民眾會拿到礦泉水、紀念手札、原子筆和摸彩券
填寫資料投到摸彩箱內,就有機會將每天5個農漁特產帶回家
就算沒抽中,待全部活動結束後也有第二階段的抽獎,有IPAD等豐富獎項
這台就是載著我們參觀的真情巴士,每日限40個名額
當日團員中有許多來自鄰近鄉鎮的阿公阿嬤,整台列車非常熱鬧
一路上志工描述著莫拉克颱風帶來超大雨量,造成的災情前所未見
左右鄰居的魚塭分不出界線、辛苦養殖的龍膽石斑魚幾乎全化為烏有
許多果園到目前還埋在土堆中,永遠也清不完.....
真情巴士的第一站來到佳冬鄉塭豐村,沿途經過一口口的漁塭地
由於這裡的村民多數靠捕魚與養殖業為生
長年超抽地下水的結果,導致地層嚴重下陷至海平面下3.22公尺
所以逢雨必淹成了塭豐村的特色奇觀
居民為了防淹水,家家戶戶都將房屋地基墊得很高,有些落差甚至可達一個樓層
巴士緩緩駛進海埔村,看見村民三三兩兩在「萬壽宮」前聊天
寧靜小社區因我們的到訪而熱鬧起來
海埔村這間民宅外牆上,清楚地記錄了歷年颱風或大雨後,佳冬地區淹水的深度
並且幽默地為這面牆取了很浪漫的名字叫「海埔水鄉之戀」
尤其去年八八水災淹到3米6,原本的牆面比水還低
做土水(台語)的屋主周金明發揮專長,在屋頂上方再砌磚牆,立了三座88水災記念碑
站在下方往上看,實在是很恐怖的高度,現在大家覺得有趣,水災當時相信沒人笑得出來
周先生用輕鬆與無奈的口吻向我們說明記錄的動機
他說一次次淹水留下的記錄都很驚人,不同年度的颱風甚至產生相同水痕
淹記牆上也貼了許多關於水災時的剪貼報導
立在牆邊的膠筏取名為「同舟共濟號」,是海埔庄淹水時專用救生工具
救災後留下的救生圈與救生衣也被拿來當成紀念品展示
淹記牆經媒體披露後,引起不少人好奇跑來觀看
現在屋主乾脆利用撿來的漂流木煮冬瓜茶來賣,希望增加額外收入,對生活不無小補
看到這面牆心裡感到小小心酸,畢竟淹水是世居此地村民必需一再面臨的惡夢
只能消極期望,以後如果不幸再淹水,可千萬不要破記錄才好XD
接著巴士開往林邊鄉市區,我還特別注意看了曾經清掃過的民宅
那時林邊鄉因林邊溪潰堤,溪水夾雜著大量河泥沖進市區,造成全鄉幾乎淹沒
時隔一年,兩旁的街道已恢復原貌,幾乎看不出曾淤積的泥沙
不過當車子轉入仁愛路,靠近林邊火車站旁的老古厝
裡面仍然堆積著厚厚的泥土,景象令人怵目驚心
彎著身望進古宅祖廳,除了污泥和雜草,看不到其他傢俱
殘破的玻璃窗
只剩框架的門
左側房內的泥沙接近屋頂高,因潮濕還長出了一朵大白菇
牆上到處是乾掉的泥痕
被主人放棄的老房子,未清的泥沙成了見證大自然反撲威力的遺址
中午安排我們到林邊村永樂社區用餐與休息
這間紅瓦古宅為「福記古厝」,超過110年的歷史
是永樂社區重要的精神象徵,也是社區的文史中心與集會場所
古厝庭院裡放置了孩童腳踏車
好喜歡這樣的畫面,彷彿看見生命的延續與傳承
福記古厝為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工法與建材均相當講究
雖然經過整修後有點新,仍值得遊客細細欣賞
年代悠久的剪黏出水口
古厝內外保留了不少懷舊古物
例如這個讓小朋友感到新鮮好玩的汲水器
難得一見的阿嬤牌紅眠床
還有這台古董級裁縫車
百年古厝在88水災時也受到淹水之苦,聽說將近180公分高
三合院內有幾處牆壁上,都可以看到村民所做的Q版駐記
報名參加真情巴士時,可自由選擇主辦單位代訂的午餐(1人份88元)
這是由福記古厝的媽媽們以古灶台所煮的傳統海產粥
我是個非常無聊的人,還偷偷跑去廚房拍照XD
這碗古早味海產粥食材非常豐富,滿滿一大碗,有牡蠣、蝦米、竹筍、小卷和魚丸
在老房子用餐感覺味道特別鮮美,還有冰冰涼涼的綠豆湯隨你喝
記憶閱讀:八八水災第十三天‧屏東林邊 延續閱讀:【真情巴士之旅】屏東‧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