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常來橋頭糖廠閒晃,這還是我頭一回踏進白屋
照片上的招牌,是從燒毀的舊宿舍區搶救回來的焦黑橫木
一群為文化古蹟奮鬥的瘋狂團隊,在白屋盡情揮灑熱情與創意.....
高雄橋頭糖廠是個充滿懷舊氣息的地方
近幾年,橋仔頭文史協會以糖廠做為發展基地,為保存文化資產與創造生活美學而努力
曾經讓人驚豔的「橋仔頭藝術村」,雖然在2008年畫上句點,白屋卻以另一全新面貌出現
這裡不屬於台糖,也不是公部門,是一群文化人為共同夢想,一起出錢出力
承租與自力修復台灣第一座現代工業遺址,也就是原橋仔頭招待所
在這百年歷史空間,實踐文化想像的場域
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全區開放,遊客出入從「苦楝門」
平常日則開放白屋藝廊,必需走後方另一處「相思門」
園內提供簡單輕食餐點,門票50元,可全數抵消費
以前經過白屋,總會隔著矮牆好奇裡頭的一切
入口的這座水池,是日治時期西方造景典型作品
印象中上面還有個網狀鐵條罩著,是一座不會噴水的水池
現在透過藝術家的巧手,設計成為「同心泉湧、鍾愛一生」的許願池
沉寂了將近半個世紀後,終於再度噴出泉水
苦楝門旁的紅磚水塔則建於1927年,結構中包含有方形、拱形及三角造型
橫看豎看均有不同的層次變化,堪稱磚造建築精品
樹蔭下有些許涼意,大榕樹挺著百年身驅,守護著這片土地
雖然是星期六的下午,因遊客不多,更覺得輕鬆自在
走下石階,看著鞦韆上的孩童玩得好開心
空曠的水泥地上有樸實木桌椅
這是F4廣場,英文名字叫做Future Ful-Fill Field(未來夢想實踐的田野)
伴著蟲鳴鳥叫聲,可以在此悠閒用餐聚會,這空間也是創意園地
牆外是一片田野風光
牆邊成堆的木頭除了用來燒火,還可當成藝術的原料
溫和的陽光照在工具架上
看得出美學創作的隨興和無限能量
在白屋俯拾皆是藝術
遠近都像一幅畫
角落處處有驚奇
就連日治時期所留下的戰火產物~防空洞,也變身為電影院
橋頭糖廠有多處防空洞遺跡,閒置空間的再利用,還真是新鮮有趣!!
不過黑漆漆的洞內飄散著一股霉味,我去的當天也沒播放電影
再往上走是白屋主建築
內部為藝廊,空間並不大
不定期的作品展出,也設有文創商品販售區
採光明亮,裝潢傢俱皆為純淨的白色
平日開放的相思門入口處
格子上許多小件創作雕塑
正面外觀
景觀裝置藝術一景
南島南平台~為原招待所的基座遺址所改建,進入此區要脫鞋,讓腳底感受木頭的溫度
木製壓花牆創作與布幕,充滿濃濃的和式禪風味
舞台上也經常有音樂人表演,大聲唱歌給樹聽
幾位遊客席墊而坐,一本書一杯茶,聊天、發呆好不愜意
在吧台點了飲料
坐在老樹下,享受安靜的下午時光;微甜的甘蔗紅茶,有種特別的味道
〝白屋,是一種生活態度〞,喜歡地方文化館網站上所下的註腳
如果你也認同,別忘了給這群藝術創作者鼓勵與支持
稍後準備搭捷運回家,在舊宿舍區前遇到這尊身穿迷彩服的「銅像」
不曉得糖廠從何時開始也有街頭藝人進駐
因為舉手頭足太逼真,讓我嚇得半死!!!(麗莎是個膽小鬼啦)
園區開放時間:週六、週日10:00~18:00
週二至週五採預約制(週一公休)
地址:高雄市橋頭區興糖路四巷1號 TEL:07-6111350
記憶閱讀:橋頭老房子 橋頭在地好味道 橋頭糖廠‧假日的午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