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因「晴耕雨讀」的濃郁觀念,重視教育、崇尚知識
將字紙視為古聖賢的智慧結晶,不可任意丟棄或踐踏
在這樣的風氣下,最具體的代表物就是專為焚化字紙的「敬字亭」
查了屏東縣佳冬鄉鄉公所網站資料,目前佳冬鄉境內的佳冬村、萬建村、昌隆村各有一座敬字亭
另外還有賴家村也有一座已不再肩負燒字紙的任務的敬聖亭
位於佳冬村的敬字亭又稱為聖蹟亭(聖亭)
建於1890年,就在蕭家步月樓外的市場內,為三級古蹟
(由下而上)第二層設燃燒字紙的爐口,第三層則供祀倉頡先師、文昌帝君和文魁星君的神位
相當好看的燕尾脊
寶塔寺建築,六角形四層結構,造型優美,經整修後亭身以藍白為主色調
剪黏的花草裝飾
由於年代久遠,聖蹟亭的對聯脫落
鄉民曾經舉辦大猜謎,想補上脫落的字,但因沒有證據可循,對聯至今仍沒補上
參考資料:遠足文化出版【台灣的敬字亭】一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