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在迂迴不絕的產業道路繞行,車窗外風景不是竹林就是高低起伏的山坡
我們的目的地是有點陌生的「澄山社區」,位於新化與左鎮交界處,地勢不算高但屬偏遠
因在群山之巔,進出村落得翻小山、越小嶺才能到達
當地居民多半有平埔族西拉雅血統,以前這兒有個特別且威風的舊稱叫「山豹部落」
只是後來有人覺得〝山豹〞太過強悍而將它改名,變成文鄒鄒的「澄山」
不管叫澄山還是山豹,受制於地形與環境因素
這個典型農村可說是淳樸至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居民過著非常單純的生活
因產業不發達,年輕人大多外出打拚,新生人數自然連連下降
原本隸屬台南左鎮區光榮國小的「澄山分校」,終究抵不過現實命運於民國95年廢除
被迫裁撤的閒置小學現在轉變為社區發展協會基地,也是村民務農之餘休閒聚會的場所
小而美的部落社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連結卻是緊密地叫人羨慕
社區發展協會羅理事長驕傲地說,本地盛產竹子,因土質關係所生產的竹筍特別好吃
除了有高度營養價值,無汙染、無漂白、無防腐劑的〝有機竹筍〞品質一極棒
這也是安排我們當日來此用餐的主要原因
舊校舍前方有座茅草涼亭是社區居民共同搭建而成
看似簡單卻很牢固
茅草具有儲熱、隔熱與冬暖夏涼的功能,可減少空調使用,充份延續平埔族祖先的智慧
理事長夫人忙了一個早上為我們張羅了一桌豐盛菜餚
特別是其中的竹筍雞肉粥,用清晨採收的新鮮竹筍熬煮,味美甘甜無苦味,纖維細、口感幼咪咪
麗莎默默地連吃兩碗,要不是在外得顧及形象,真想再來第三碗XD
這絕對是炎熱夏天最佳美食啊
我們也拜訪了有百年歷史的「澄山教會」
最初建於1895年,前後搬了五次地點,才在此偏僻山區落腳
教會的黃興全牧師,學員們都搶著與他合照
Who is he??? 現在大家也許沒什麼印象
他和魏德聖導演曾是同區教友,拍電影〝海角七號〞時資金短缺,因此友情演出了劇中牧師一角
最後行程回到左鎮市區的月桃工作室
真是有緣,上回我自個前來只在門外張望,這次終於可以入內參觀
裡頭其實很小,一下子擠進三十幾人,根本無法轉身行動
工作室的卓老師為推動月桃技藝,與多位同好成立工作室,教授社區民眾編織技巧
月桃編織材料的取得步驟:選枝→去葉→曝曬→擦拭→磨光→捲材→分類
各種編織品是左鎮社區居民的傑作
牛隻栩栩如生,驚!!!好長的睫毛XD
手提袋、背包
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也進行月桃編織DIY體驗
因為月桃容易捲縮,我很苯拙,親自動手才知編月桃沒有想像中簡單
中途失敗拆掉重來,最後勉強完成的作品>///<
只能遠觀不能近玩焉,哈哈~
﹝就愛碎碎唸﹞
近日更新有點慢,不過還是終於把西拉雅部落遊記給寫完了
這是屬於自己的回憶點滴,只為自己而寫,希望能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
相關文章:
西拉雅部落巡禮★左鎮篤加龍鳳廟、新化口埤教會
西拉雅拉雅部落巡禮★新化綠谷西拉雅
西拉雅部落巡禮★左鎮山豹部落(澄山社區、澄山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