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再搭真情巴士!!!
走過風雨,雖然傷痛已漸平息,但受莫拉克颱風重創的高雄山區尚未恢復往日元氣
包括那瑪夏、六龜、寶來和甲仙等地,迄今許多地方還在重建之中
道路通了、新橋也完工了,只是不見遊客前來,這對當地居民與店家生計都有很大影響
由觀光局與今喜旅行社合作的「真情巴士88遊」活動,於三月中旬復駛
希望再次以實際行動鼓勵災區產業重建,刺激消費也帶動觀光
今年規劃了甲仙及六龜(寶來)兩條路線,每人只需自費88元,就能輕鬆體驗山城之美
麗莎曾參加過2010年的屏東行程,因為覺得立意良好,立刻透過網路報名
不論是甲仙或六龜路線,民眾反應相當熱烈
尤其週末假日更是搶手,雖然增加班車,依舊班班客滿
幸好我眼明手快,早早訂到清明連假的名額
這次參加高雄真情巴士的甲仙線,並選在高鐵左營站上車
報到後準時出發,經國道10號進入美濃街道,中途先於「客家民俗村」短暫休息
雖然常在美濃趴趴走,還是頭一回走入民俗村
裡頭有許多客家建築與特色美食產品,較適合對美濃感興趣但時間不多的遊客
穿越彎曲的月光山隧道,巴士來到行程首站~~杉林慈濟大愛村
廣場前矗立了數根漂流木,上頭還題有靜思語錄
這處位在杉林國中旁的大愛村,是政府安頓八八風災災民的住所
由台糖提供近60公頃的月眉農場土地、慈濟幫忙蓋的生態有機永久屋社區
滿臉笑容的原住民志工親切地迎接我們,並擔任解說與引導
跟隨她的腳步,一窺整個園區興建歷程
這邊的永久屋為28坪,兩層樓鋼筋水泥結構,灰色洗石子外牆,每戶門前均有小花園
災民擁有居住權,地權屬國有財產,可繼承但無買賣權利
目前遷入的村民來自各個族群,以村落型態進行區分
包含布農、魯凱、排灣、鄒族、平埔、閩客、外省以及新住民
因大多數原住民信奉天主教,園區內除了佛堂也設有兩間教堂
入住大愛村,信仰上不會因慈濟影響而有所限制
參訪重建區最怕打擾住戶生活,行前特別提醒自己千萬別〝太白目〞
本身為受災戶的志工阿姨和其友人反倒很大方,特地讓我們輪流進去參觀她們的家
如照片所見,房屋內部除冷氣冰箱等大型家電,每戶均配有基本家具
大約3~5人居住的房舍,雖然隔間不大,看起來簡單溫馨
一旁還有興建中的二期工程,預計總興建屋數達一千兩百戶
可提供被迫離鄉的人,有個安全舒適的家
接著來到「喜樂市集」,這是為接待訪客所規劃的廣場
村民們推出自製特產、手工藝品等攤位,歡迎民眾參觀捧場
由於當天豔陽高照,販售〝野生愛玉〞的攤位特別受到青睞
我們也欣賞了原住民迎賓舞蹈、還有搗小米互動
雖有些年紀,充滿活力的布農族媽媽們,用熱情挑戰阿美族舞蹈,好可愛
為讓村民學習技能進而自力更生,園區內也廣設職訓班
包括電腦、編織、裁縫、竹編、琉璃珠、十字繡等教學,生產線並提供每日800元薪資
當然,這裡並非所有事情都盡如人意,特別是不同文化所產生的衝突與隔閡
另外也傳出對大愛村批評的聲音,像是永久屋外觀猶如精舍,園區的〝大愛石〞文字內容不妥等
其實外人說的再多,都不能代替居民自己的感受,選擇入住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在角落發現的原住民木雕,雖然不知是那族的圖騰,相信他們在此都能展開新的人生
行程第二站為甲仙,台21線路況相當順暢
不過沿途仍有怪手和卡車在河床上來回穿梭,繼續進行著淤沙清除與便道修復工程
看到嶄新橋墩與東側醒目的大芋筍造景,沒錯,甲仙到囉~
甲仙位在高雄東北方,我只在小學時來過一次,但偶爾會吃到甲仙的芋頭及竹筍
這地方的山坡土質肥沃,所生產的〝檳榔心芋頭〞格外好吃,是個名副其實的「芋之鄉」
可愛的Q版彩繪圖案
新甲仙大橋於2010年6月完工,外觀是以芋頭色調為主,帶有浪漫的淡紫色
大橋跨越旗山溪(楠梓仙溪),是前往南橫必經要道,更是甲仙對外唯一道路
之前部分橋墩先被卡玫基颱風沖毀,搶修時又遇莫拉克颱風完全中斷,到此遊客幾乎為零
現在的新橋有21公尺寬,同時拉長了跨距,如此設計可減少河水對橋墩的衝擊
中午是自由活動,好讓大家在市區消費用餐
照理說天氣好,加上四天連假應該會有很多遊客才對
我站在街頭觀察,來往卡車和小客車不少,但商圈人潮和以前相比並不熱鬧
在小吃店吃午餐,店裡除了幾位和我一樣的〝真情巴士遊客〞,看起有點冷清
除了文化路商店街外,走入巷弄中,大多數的民宅都頗有歷史
步調緩慢而安靜,這裡算是個非常樸素的山城
於和安老街分駐所前,找到領隊口中的三棵百年樟樹
甲仙曾是台灣重要的樟樹產地,枝葉茂密、巍峨佇立的老樟樹,也是甲仙地標之一
來甲仙絕對不能錯過芋頭產品,文化路其實才短短三百公尺長
就有十多家芋冰城,可說是最富盛名的芋冰街
每間店家都以各式各樣的芋仔美食來吸引遊客
像芋冰、芋粿、芋圓、芋泥餅、芋頭麻糬等,一路芋香撲鼻
剛剛出爐的芋仔粿
店員阿姨知道我要拍照,還交代千萬不能讓她上鏡頭
她推薦芋仔粿要現煎、表面有點恰恰最好吃
還有必吃的清涼芋仔冰淇淋~香味濃郁又綿密
麗莎也選購了不同口味的芋頭條當伴手禮,但我自己都沒吃到說> <
楠梓仙溪畔有一處遊客服務中心,可以休息與旅遊諮詢
「南橫三星」是指甲仙、那瑪夏、六龜寶來,因地理位置鄰近,鄉鎮共同合作推廣商圈繁榮
服務中心前的酢醬草開得好美,桃花心木樹下有一群社區居民開心上著露天烹飪課
領隊不忘呼籲,如果有機會多到甲仙玩,幫助當地回復昔日榮景
午后,我們將前往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基地
這段山路大致沒問題,遊覽車都能通行,但山路曲折,護欄部分還沒完全修復
我坐在靠窗位子,往下看就是溪谷懸崖,真的灰熊恐怖
沿途多處光禿山壁,全是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雨量造成的山坡滑動
五里埔街道一路靜悄悄,只有幾輛往錫安山方向的車急駛而過
陽光突然不見,可能是山區,天空一片陰霾
這裡就是五里埔永久屋社區(小林一村),部分區域還在施工
據媒體報導,原本住在獻肚山下的小林村民,目前分居於三個區域
怕觸景傷情、覺得山上不安全的選擇遠離,有的於慈濟大愛村中的小林區落腳
或者暫時住在組合屋中,等待杉林的小林二村「日光小林」永久屋落成
然而,更有一群不願離開家園的人,因五里埔接近舊址,他們要留下來重建
村民在五里埔空地親手搭建的臨時公廨
公廨是平埔族的信仰中心,雖然珍貴的夜祭文化一夕之間全遭土石流吞噬
期望藉由精神象徵,撫平滅村的傷痛
我個人對平埔文化很有興趣,可惜巴士在此只停留片刻
這裡的永久屋基地距離小林遺址約兩公里,占地5.8公頃
是由最近因援日善款引發爭議、鬧得沸沸揚揚的紅十字會總會認養興建
興建戶數九十戶,每戶也是28坪,外觀設計較為活潑
陽台上的磁磚花樣為平埔族的傳統圖騰
屋頂設有太陽能板,可供應居民熱水
二樓半的雙併建築,家家戶戶有前庭後院,三房兩廳還附車位
當巴士緩緩駛離五里埔之際,瞥見車窗外兩個小男孩蹲在工地土堆中玩耍
不禁在心裡默默地獻上祝福,希望你們平安快樂!!
也祝福所有小林人,不論選擇在哪重新開始,都能走出創痛、安居樂業
行程最後抵達旗山老街
旗山也是八八風災的受災區之一,還好早已迅速恢復
因自己對老街算熟悉,這裡就不再對景點與美食多作詳述,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舊文
相關文章:我在旗山小鎮 龍肚國小&旗山火車站
最後也要再次雞婆一下,不管是自行開車還是搭其他交通工具前往
大家一起以行動振興災區經濟囉!!!←(熱血應援!!!)
(地圖來源:高雄市甲仙區公所)